有效的作文教学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很多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以及语言基础知识的欠缺,他们在作文方面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开始皱眉头。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进而让学生灵动写作,妙笔生花。
一、 讲授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记录生活,表达思想和见解的创作性活动,但是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如何将自己观察、感悟到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引导,从而有效解决学生无从下笔的问题。
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如“××,我想对您说”,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学生先要想好,自己想要倾诉的人物对象是谁,即,学生想对谁说?说什么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由于题目中运用的“您”是一个尊称,所以学生的写作对象要是一个长辈,或者自己尊敬的人。想清楚了以上问题,学生还要思考,自己想要说的话,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还有更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等。如作文“推荐一本书”,学生先要回忆自己读过的所有书籍,然后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经典书籍,回想书籍中的重点内容。学生清楚自己的写作内容后,就要尝试着组织文章结构,文章是要开门见山?还是以书籍中的内容开始等。
其次,是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写作部分。当学生的脑海中有了清晰的写作框架,接下来就要给文章“增光添彩”,即,要突出亮点,要有点睛之笔。学生可以拟一个亮眼的题目,可以尝试着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可以写出承上启下或者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等等。教师可以一边讲述注意事项,一边运用具体的示范性的文章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文章亮点的意义。
二、 引导学生展开生活化的写作活动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然而很多小学生却对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以至于他们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所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和记录生活,从而促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变成真正的有感而发。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虽然不一定要促使学生形成“一叶知秋”的能力,但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观察来尽量多的了解大自然。语文教材中的《四季之美》以及《鸟的天堂》等文章,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观察与感悟之上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植物或者动物,展开观察日记的写作。如学生写作的是小狗,那么学生可以将小狗每日的进食、游戏、看到陌生人后的反应以及跟主人在一起的动作、表现等内容写作出来。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演讲比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做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等。学生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会积极翻阅很多的演讲资料,会不断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还会积累到很多的语言素材,进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 加强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科目中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阅读过《四季之美》这篇文章,学习到了翩翩起舞、朦胧、微光、心旷神怡、夕阳西沉、铺满白霜、凛冽的清晨等词语,了解到萤火虫、大雁南飞、落雪等四季中的常见景象竟然可以用如此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学生在写作四季的美景时,学生就会适时地用到相应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章,也是取材于实际生活,将严父慈母的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严父慈母?还是虎妈猫爸呢?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真实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日常当作写作材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开始皱眉头,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即便是勉强写出一段话也是空洞无物。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被记录的思想意识与事件内容,只是学生不知道而已。阅读内容会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如学生阅读过《窗边的小豆豆》后,会意识到学校中的很多事情都值得被记录下来。如学生与教师或者校长的谈话,如学校内课间操发生的趣事,如关于校歌的学习与传唱,如学生是否有在校园内用餐,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一部分。如学生阅读过《童话故事》后,会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所深深吸引,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还会有拇指姑娘,还会有牙仙子,森林深处还会有七个小矮人,动物们也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大海的瓶子里还会有怪物等等。学生阅读过这些童话故事后也会赋予某些物品和动物以人的思维和语言,进而也会想象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故事。
文章来源:《新作文》 网址: http://www.xzwzzs.cn/qikandaodu/2021/0222/494.html